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會員代表、苗族同胞們: 正當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盼奧運、迎奧運,以積極的態度、飽滿的熱情興起解放思想大討論熱潮的關鍵時刻,硯山縣苗族協會成立大會經籌備組的精心準備,今天順利召開了,在此,我代表中共硯山縣委、硯山縣人民政府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向蒞臨我縣指導工作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硯山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硯山縣圍繞抓住“一個機遇”(云南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實施“兩大戰略”(科教興縣、工業強縣),形成“三大產業”(烤煙、三七、辣椒),建立“四大支柱”(建材、冶金、重化工、畜牧),做活“五篇文章”(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大通道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的發展思路,始終緊密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搶抓機遇,鼓足干勁,狠抓落實,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縣經濟社會繼續保持了又好又快的良好發展勢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上邁出了更加堅實的一步。2007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4億元,同比增長14.8%;財政總收入達30547萬元,同比增長67.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15551萬元,同比增長34.8%;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達22.8億元和14.1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20.4%和14.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61元,增長10%;工業總產值完成29.1億元,增長32.4%,實現工業增加值11.5億元,增長23%,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0.5%。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循環經濟步伐加快,節能減排工作成效明顯,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取得新成效,城市建設堅持“山水園林城市”定位,城鎮面貌日新月異;農村教育綜合改革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全縣90.62%的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醫療合作,“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得到一定緩解;“平安硯山”創建成果進一步鞏固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得到加強。全縣呈現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宗教有序、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今年1—6月,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42億元,同比增長13%;完成財政總收入1.54億元,同比增長29.4%,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636萬元,同比增長27.4%;實現農民人均現金收入940元,同比增長14.9%;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12元,同比增長14.4%;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達25.2億元和17.2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10.2%和0.2%。 二、正視苗族經濟社會發展差距,以加快發展為己任 硯山縣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居住著漢、壯、苗、彝、回等10余種民族共45.4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9.1萬人,占總人口的64.2%,苗族人口5.3萬人,占全縣少數民族總數的18.27%。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有著燦爛的民族文化。早在5000多年前,苗族先民就在黃河中下游繁衍生息,為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苗族在長期生產生活過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苗族由中原一路向南遷移,進黔入滇,有些過境遷入越南、老撾、泰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如今苗族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民族,苗族文化也隨之融入到了其他國家的文化之中,逐步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民族文化。 苗族是一個勤勞、勇敢、善良的民族。長期以來,苗族同胞在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抗爭的過程中磨練出了堅韌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質,積極響應各級黨委、政府的號召,一心一意搞建設,經濟社會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工作,積極為苗族同胞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目前,全縣掀起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熱潮,苗族同胞們積極轉變“等、靠、要”思想,也涌現出了平遠大尖山、八嘎鄉大石洞村等苗族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村寨。同時,我們也不可否認苗族同胞的經濟發展一直處于比較滯后的狀態,和其他兄弟民族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苗族的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除了與兄弟民族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之外,當前最大的矛盾還是條件艱苦、貧困面大、人均水平低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艱巨而繁重。廣大苗族同胞,特別是各位會員、各位苗族干部,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為黨分憂、為民解愁,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同全縣各族人民一道,堅定信心,同心同德,艱苦奮斗,奮發有為,努力為促進硯山苗族同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三、對苗協會今后工作的幾點希望 硯山縣苗族協會是一個民間群眾性團體,按照協會章程規定的任務和宗旨,主要是對全縣苗族的經濟、歷史、文化、科技和教育進行調查研究,開展苗族文化對外交流,協助和配合縣鄉黨委、政府為苗族人民的富裕安康探索發展思路,為苗族經濟社會發展搞好服務。因此,苗族協會要成為黨委和政府聯系廣大苗族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為推動全縣苗族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更好的發揮作用。希望協會要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時代主題,關注苗族同胞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擴大苗族文化對外交流,為全縣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與構建和諧硯山努力奮斗。特別是各級苗族領導干部要做忠實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表率,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各項優惠政策和各方面的扶持政策傳達到全縣苗族群眾中,轉化為他們自我發展動力,引導苗族同胞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改善、生態良好的發展新路子。同時,更要要注重增強民族凝聚力,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小康社會建設上來,為我縣民族事業的振興和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一是要圍繞黨委、政府的工作思路、發展目標來開展工作。加快全縣經濟發展,盡快改變貧困落后的面貌,建設富裕文明開放和諧硯山,這是包括廣大苗族同胞在內的全縣45萬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這是壓倒一切、高于一切的任務。為加快經濟發展步伐,盡快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縣委、縣人民政府已經制定了明確的發展規劃、發展戰略、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希望縣苗協會緊緊圍繞縣委、縣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團結和引導廣大苗族群眾積極投入到加快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苗族群眾多數居住在山區,生產生活條件比較艱苦,貧困程度深,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和困難還很多,希望苗協會要加強調研,多為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做到幫忙而不添亂。 二是要圍繞民族團結進步主題來開展工作。硯山縣少數民族眾多,有包括苗族在內的多個少數民族聚集,搞好民族團結,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始終是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硯山縣苗協會作為民間群眾性團體,在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中,負有重要責任。希望縣苗協會要緊緊圍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這個主題,多做凝心聚力的工作,積極宣傳黨的民族政策,發揚好的傳統,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為鞏固全縣各民族大團結的良好局面作出新的貢獻。 三是要圍繞挖掘、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來開展工作。苗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苗族先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形成了許多優良傳統,這些優秀文化和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縣苗協會繼續做好苗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收集整理,大力傳承和弘揚苗族優秀傳統文化,為發展我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出積極貢獻。 我相信,硯山縣苗族協會一定能夠按照協會章程的要求,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自覺接受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緊緊圍繞硯山縣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奮斗目標,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團結有志于苗學研究的各界人士,積極開展苗族學術研究和服務工作,為縣委、縣人民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為豐富硯山的文化事業而努力奮斗! 最后,祝會議圓滿成功!祝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苗族胞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中共硯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袁澤江 (2008年7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