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硯山縣苗族協會黨支部書記、縣委宣講團成員王俊明會同阿舍鄉宣傳工作人員、地者恩村委會黨總支書記項洪昌深入到阿舍鄉地者恩村委會漁德咪村小組,與附近的牛梭可、茶葉樹兩村干部及該村黨員干部群眾40余人共同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探討脫貧對策。

漁德咪村小組地處阿舍鄉南部高寒山區、硯山縣旅游資源豐富的黑巴草場附近,共有73戶362余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戶50人,全村耕地面積僅有700余畝,人均1.9畝,且多為石頭旮旯地,由于氣候冷涼、光照不足,該地區糧食作物生長緩慢、產量低,糧食自給不足,經濟來源主要靠“打工經濟”,有一半人員常年外出務工,是一個深度貧困苗族村寨。
自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阿舍鄉黨委、政府不斷加大對該村的扶持力度,目前,該村進村道路已經硬化,群眾已經吃上安全的自來水,還利用山地種植了近千畝的冷涼地區小蘋果(今年已經開始掛果),但總體上看,該村產業發展還比較滯后,群眾生活依然較為貧困。為教育和引導該村群眾轉變觀念調結構、創新謀變促發展,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王俊明針對群眾在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辦法不多,在家找不著盼頭,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的現實以及空巢老人、中年人較多、文化較為落后等實際,用苗語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講解了黨的十九大的主要精神,特別告訴大家,黨的十九大已經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期到期后,還要延長三十年不變”的政策,使在場的干部群眾吃上了一顆“定心丸”,同時,還根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于“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亩忠,認真分析了漁德咪村地處硯山縣重點開發的旅游景點——黑巴草場附近的區位優勢、氣候特點優勢和交通北達平遠、南至蒙文硯高速公路僅10余公里等優勢,引導群眾要擴大冷涼地區小蘋果種植面積;在石旮旯里大力發展地方優質花椒、打造花椒特色品牌,形成“花椒村”;利用生態良好和黑巴草場旅游景點必經之地等優勢,主動并積極爭取上級支持,規劃建設適應旅游產業發展的苗族特色美麗村寨建設,融入農事體驗等,發展休閑、苗族風情、苗族特色飲食等旅游業,大力發展“打工經濟”,用好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政策,走出去請進來創業就業,盤活務工收入有限資金,讓外出務工人員有奔頭、在家里面的人有盼頭,多形式多渠道加快發展,促脫貧快致富,以盡快脫貧感黨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不掉隊。

通過面對面的學習與交流,與會黨員、干部和群眾紛紛感到“黨的十九大政策好,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特別是土地承包還要延長三十年不變,我們有盼頭了!”,認為宣講很實在,講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講了群眾最關心的問題,破解了長期困擾老百姓思想的難題,為今后如何加快發展、促脫貧快致富找到了出路、找回了信心,進一步堅定永遠跟黨走的決心,紛紛表示一定要自力更生、努力加快發展、不拖國家的后腿!
|